【職場辛酸史】20歲充滿幹勁 40歲應抱着甚麼態度返工?

【職場辛酸史】20歲充滿幹勁 40歲應抱着甚麼態度返工?

【職場辛酸史】20歲充滿幹勁 40歲應抱着甚麼態度返工?

Advertisement

職場新人進入職場時總是心懷抱負、滿腔熱誠,想開拓一片新天地,實現理想。那麼工作好幾年、數十年的你又如何?還對每天工作接觸的人與事有期待嗎?香港討論區一位步入不惑之年,40歲左右任職管理層的網民表示他20至30多歲工作時充滿幹勁,現在上班卻得過且過,對工作上的事情不再上心。這是40+同齡人們的心聲、自白,還是事主的單一案例?

延伸閱讀:【職場熱話】做得經理級一定係工作狂?網民推翻:我個上司日日遲

按圖即了解事主分享和網民回應:

事主:「以我為例,剛剛出來返工的時候,20多歲到30多歲,返工充滿幹勁,一切以工作為主,經常通頂也沒有任何怨言,很多時候得罪別人也不知道,現在40頭,職位也屬管理層,開始懂得怎樣卸膊,大部份事情也是交給下屬去做,功就我領,鑊就人哋揹,很多事情也是一隻眼開,一隻眼閉,常常倚老賣老,上班時得過且過,屬年輕人眼中的老屎忽,相信這種工作態度,到我退休也不會改變。唔知大家返工嗰陣時又係咩心情同態度呢?」
網民:「我好簡單,我只係睇錢,邊個比嘅人工高啲,邊個就係我老細。所以我成日轉工,但我又真係越轉人工愈高。」

網民:「返工望放工,放工望紅日,紅日望年假,年假再繼續。」

網民:「做好每日嘅工作,等月尾出糧。」

網民:「40頭就變老屎忽?幾時先捱到退休? 比多兩錢肉緊,時間會過得充實啲,滿足感也會大啲,話唔定工作上還可以有進景。」

網民:「每月有糧出,公司無乜是非就夠。」

網民:「當你盡心盡力做嘢,之後升職加薪,但上司因制度而無畀個好Report你,叫你讀下書咁,你會開始對份工無好感,開始Hea。你會發覺,當放棄咗升級,上司先當返你係個人、會尊重你。嘢做少左之餘,返工就變左自己時間。最奇嘅係,你Report個Grade,同你搏命做嘢嗰年,係一樣。」

網民:「返工除咗出糧之外其實無其他意義,因為每個月固定咁多人工,所以個個心態都係做多錯多,少做少錯,唔做唔錯。」

網民:「準時返工,準時放工,只會做必須要做嘅嘢,唔會做多,除非人工同工作量成正比,否則唔會同佢上心。」

網民普遍表示做好日常工作,月底有薪水拿是最重要的。人人抱負都不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生存之道就好了。可是如果工作中經常覺到疲倦、無力,你可能有了職業倦怠(Burnout),嚴重的話可是會影響身心健康!

甚麼是職業倦怠?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Christina Maslach和Susan E. Jackson的研究,將職業倦怠大致分為三類:
1. 情緒耗竭─失眠、難以集中精力、對工作失去熱情、習慣性疲倦。
2. 去個人化─經常以消極、冷漠和嘲諷等負面態度對待周圍的人與事,抗拒社交。
3. 成就感降低─認為工作無意義、對工作失去興趣。
 

要怎樣消除職業倦怠?教你4招消除職場職業倦怠!

 

 

延伸閱讀:【職場理財】出糧只儲錢唔投資係異類?打工仔:公司得我一個無玩股票、基金
延伸閱讀:【薪酬待遇】4年從未加人工 一項傳統習俗更要員工出錢當福利?
延伸閱讀:【投資理財】同事常吹噓炒股有道令人討厭 打工仔:炒股係賭博 有風險

Get lastest jobs, career news and
job invitations on-the-go.

Download the CTgoodjobs app

Stay on website
Looking for jobs?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Please read and confirm your agreement to our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and Conditions before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Read and Agr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