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癌症症狀|癌症原因】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容易忽略身體給我們發出的警號。根據政府及醫管局最新數字顯示,癌症是香港人的頭號殺手,而肺癌更是最常見的癌症。癌症種類超過200多種,究竟甚麼情況才會被確診為癌症?癌症又有甚麼症狀?良性腫瘤又是否屬於癌症?癌症分期是甚麼?
香港有多少人會患上癌症?死亡率又高唔高?
據衞生署 2020 年的數字,本港癌症新增個案達 3.4 萬宗,與十年前相比,癌症新症宗數飆升近 30%,按年增幅為 2.6%。當中最常見的五大癌症依次序為:肺癌、大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癌,這五個主要癌症合共佔全港癌症新症個案 57%以上。
Advertisement
且有數據顯示,近 2.8% 的香港人會在 45 歲前患上癌症^。
而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單計 2020 年已有 1.4 萬人因癌症而死亡,個案佔全年死亡人數近 3 成。當中致命最多的癌症為肺癌、大腸癌和肝癌,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
癌症定義
一般來說,癌症是指任何經組織學證實的惡性腫瘤。癌症主要特徵是惡性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和侵襲組織。
癌症先兆及症狀
以下是一些癌症常見的先兆及症狀,如果持續一段時間沒有改善,應馬上求醫作出診斷︰
►疲勞或極度疲倦,即使休息也無法改善
►體重無故減輕10磅或以上
►吞嚥困難、腹痛、噁心和嘔吐
►身體任何部位的出現腫脹或腫塊。
►疼痛,特別是沒有明顯原因的新痛症,而且不會消失或變得更嚴重
►皮膚變化,例如出血或出現鱗狀的腫塊、新的痣或痣的變化、不癒合的傷口,或皮膚或眼睛呈黃色(黃疸)
►咳嗽或聲音嘶啞,而且持續一段時間
►不明原因的異常出血或瘀傷
►腸道習慣改變,例如持續便秘或腹瀉,或大便外觀改變
►膀胱變化,例如排尿時疼痛、尿液中有血液,或需要更頻繁或更少地排尿
►發燒或夜間出汗
►持續頭痛
►視力或聽力出現問題
►口腔變化,例如潰瘍、出血、疼痛或麻痺
**大部分早期癌症都是完全沒有症狀的,所以建議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甚至是針對癌症的檢查,如大腸癌篩查等等。
癌症期數及種類
1/ 原位癌(0期)= 癌症(極早期)
原位癌有時被稱為「0期癌」,「原位」一詞指的是腫瘤仍然「在原來的地方」,可稱作癌前病變,細胞基因特變,是一種未侵入其他細胞的癌細胞。因此從保險角度而言,它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早期的癌症。
在原位癌中,異常細胞在組織學上「很似癌症」,只是它們還沒有表現出任何局部浸潤的跡象。它最終很可能透過入侵力而演變,進一步擴散到附近部位或身體其他部位。
2/ 惡性腫瘤(I–IV期)=癌症
根據組織學檢查,醫生通常會從I到IV中選取一個數字來表示癌症的階段: I為早期癌症;IV為晚期癌症,是評估級別中的最後一級。
以結腸癌為例,解釋癌症的各個分期:
O:癌細胞在結腸最內層生長,未擴散
I:腫瘤已擴散到結腸最內層以外,但仍在結腸內(未穿出腸壁)
II:癌細胞已在結腸外生長(穿出腸壁),尚未擴散到淋巴結
III:癌細胞已在結腸外生長(穿出腸壁),並已擴散到淋巴結
IV:癌細胞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3/ 以下情況不被視為癌症
許多情況下細胞可以表現異常,但由於不符合診斷標準,而不能被歸類為癌症,例如:
良性腫瘤 ≠ 癌症
由於良性腫瘤很少有局部侵襲或擴散到身體遠處部位的能力,它們是一種不正常的細胞生長。
癌前病變 ≠ 癌症
癌前病變是指具有較大惡性潛能的異常細胞。它們還未演變為惡性的或癌性的,因此它們不被認為是癌症。
癌前病變的例子有:
- 大腸腺瘤性瘜肉
- 皮膚光化性角化病
- 子宮頸發育不良
- 肺上皮化生
- 白斑(口腔白斑)
癌症成因:如何演變而成?
癌症是經嚴重的基因突變而導致細胞功能失調,以不受控制的方式擴散並侵入局部正常組織。在某些情況下,癌細胞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不同類型的癌症表現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療。而且,不同類型的癌症對治療的進度和反應皆有不同。
作者: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
原文刊登於Bowtie,原題為:【癌症】先兆難察覺!了解治療方法、原因及期數解讀(附費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