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隨著香港政府開放「高才通」政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來到這座城市追尋夢想。最近,有一對來自中國內地的夫婦接受抖音視頻博主的訪問,分享了他們在香港的生活狀況,以及對孩子教育的選擇,引起了網民的熱議。這對夫婦在上水一間不足100平方呎的劏房中生活,面對著生活的種種挑戰,但他們卻對未來充滿希望。
按圖即睇港漂夫婦的居住環境︰
Advertisement
延伸閱讀︰【90後】90後列2大原因苦呻「90後最慘嘅一代」!遭網民反駁:代代都慘㗎啦!
居住60呎劏房 月租4,200港元
這對夫婦在訪問中表示,他們去年4月以兩年的「逗留簽」來港,現居住在上水劏房,空間僅有約60平方呎,月租約4,200港元。夫婦二人分別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和貴州財經大學,陳爸爸出生於1998年,來港前曾在深圳從事硬件工程師,月薪有近1.5萬元人民幣,來港後主要負責照顧孩子和學生線上輔導,每節課約100多元。
97年出生的媽媽曾在杭州做標書員,月薪約5,000元人民幣。她初抵埗香港時,因語言不通難找工作,「當時被十幾家拒絕過,馬上找老師學粵語」。目前她就在銅鑼灣工作,上班要一個多小時,但若能轉為正職,月薪約有1.8萬港元。兩夫婦透露目前存不了錢,但生活收支平衡。
他們表示,一家人來港前在內地生活的地方比較寬敞,住過兩室一廳和一室一廳的房子,並且曾經有過養小寵物。然而,為了孩子的教育,他們選擇了來到香港,認為這裡的教育體制更加多元化,可以避開內地高考的激烈競爭。
在訪問中,陳姓爸爸表示,雖然目前的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依然感到幸福。夫妻之間的相互扶持和對未來的信心成為了他們最大的支持。媽媽則提到,雖然剛來香港時因語言不通而面臨找工作的困難,但她努力學習粵語,最終在銅鑼灣找到了一份工作,月薪約1.8萬元
延伸閱讀︰【兩性關係】羨慕舊同學脫離公屋搬私樓 打工仔嫌男朋友唔爭氣:點解人哋得佢就唔得?
棄工程師工作 一原因來港生活
許多網民對於他們選擇在香港劏房生活表示驚訝,認為這樣的居住環境過於擁擠,可能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有網民質疑,這樣的生活是否真的值得,尤其是考慮到男方在內地的學歷背景,似乎在內地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這些討論反映了社會對於生活質量和教育選擇的不同看法。
儘管如此,支持這對夫婦的聲音也不在少數。許多網民對他們的勇氣表示讚賞,認為年輕人敢於追求夢想,即使面對困難也不應該放棄。有人留言說:「年青不怕,早晚有出頭日的」,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無疑為他們的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正能量。
在這段訪問中,夫婦二人提到的「有對方就是家」的觀點,讓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支持的重要性。儘管生活環境艱苦,但他們依然珍惜彼此,並相信只要攜手共度,未來一定會更好。這種情感的真摯,也讓許多網民感同身受,認為夫妻同心比任何都重要。
按圖即睇網民留言︰
網民留言︰男孩98年的,華中科技大學畢業,這個年紀正式事業上升期,在家帶娃挺可惜的。只能說個人選擇不同吧。
網民留言︰華中科技大學,在內地其實待遇也可以不錯。深圳一萬五屬於普通水準,98年,應該畢業三四年,這個待遇算差得了。一開始待在大公司,然後跳幾次,四年時間基本上能翻幾番。在香港熬著,為了孩子,確實這個勇氣挺大,兩個人感情看著非常好,這女孩思維清晰,目標明確,這個感情的堅定眼神,肯定會幸福的。
網民留言︰說實話,看得出這個男生眼裡有點累,沒有惡意,可能是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原因,之前男生在深圳15000,女生5000,落差太大,祝他們幸福吧!
網民留言︰實際上他們在香港生活,孩子在香港上學是非常卷的想上好的大學一樣卷。
網民留言︰不是。沒有必要啊!孩子在香港一定就會多好嗎?自己苦學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結婚生子,有了收入,繼續吃苦,何必啊?我們一生首先活的就應該是自己啊。
網民留言︰這個老公真的蠻好,他們生孩子父母都沒幫襯,說明為了結婚跟父母鬧掰了。其次,孩子是老公全程帶,老婆之前工資低但還是讓老婆出去上班,說明這個老公把老婆放在第一位,但凡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帶孩子有多累。
網民留言︰這個學歷水準,最好選擇就是在香港拿了身份後就回內地發展,孩子也跟著在內地上學但可以不用給那麼大壓力,到時候高三轉去別的學校學校香港高考的課程,這樣會好很多。
網民留言︰加油!貴州小老鄉!我女兒也是去年貴州財經大學畢業,現在在華為公司任職。祝[抱拳]你們越來越好,新年快樂!
網民留言︰我覺得你們都出去工作,女生可以繼續一萬八,男生華中科技大學做軟體的最起碼在香港沒有四五萬也有三四萬,算你們一起四萬五,在想辦法把一方的父母帶過來,租個大一點的房子,有時候放下自己的執念,也可以換一種方式陪伴。
延伸閱讀︰【低收入家庭津貼2025】5大計劃津貼金額/入息上限/申請資格!在職家庭津貼金額每人每月高達HK$1,610
延伸閱讀︰【打工仔津貼2025】最新12大打工仔津貼涵蓋就業/失業/交通/進修
資料來源:抖音@2米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