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資外洩激增】去年個人資料外洩事故激增至217宗 應該加強罰則?

【個資外洩激增】去年個人資料外洩事故激增至217宗 應該加強罰則?

Advertisement

根據最新報告,香港去年發生的個人資料外洩事故數量激增至217宗,較往年翻倍,這一數字引起了政府和公眾的高度重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表示,這一趨勢不僅令人擔憂,也促使政府考慮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以加強對個人資料的保護和罰則的力度。

在過去的幾年中,香港的個人資料外洩事件數量相對穩定,每年約為100宗。然而,2022年的數據顯示,這一數字的激增顯示出社會在數據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政府及私隱專員公署對此表示將採取行動,研究如何修訂現行法律以應對這一問題。

Advertisement

為了加強資料安全的教育和宣傳,私隱專員公署已經實施了三項主要措施。首先,設立支援業界的數據安全工具,包括推出數據安全一站式主題網頁、數據安全掃瞄器和熱線服務,幫助企業加強對數據的管理和保護。其次,公署加強與業界的合作,舉辦培訓講座,並與多個政府部門及金融機構合作,舉辦研討會和活動,以提升業界的數據安全意識。最後,公署還舉辦各類宣傳活動,如「私隱關注周」,以提高公眾對個人資料保護的認識。

在執法方面,私隱專員公署已經加強了對資料外洩事件的監察和執法力度。當確認資料外洩事件涉及違反私隱條例的數據安全原則時,私隱專員將根據情況向相關資料使用者發出建議信或警告信,甚至發出執行通知,要求機構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若機構未能按執行通知落實相關措施,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及監禁兩年。

在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過程中,曾國衞指出,公署已經對條例進行了全面檢討,提出了初步修訂建議,包括設立強制性個人資料外洩通報機制、直接規管資料處理者、要求資料使用者制定個人資料保存期限政策、加強罰則及授權私隱專員可裁定行政罰款等。這些建議旨在進一步加強對個人資料的保護,並提高違規行為的成本。

然而,曾國衞也提到,考慮到目前經濟困難的情況,特別是對中小微企業的影響,政府正在研究如何適當調整修例建議,以減少對商界的可能影響。例如,是否可以分階段實施修例,以便企業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新規定。

除了個人資料的保護,政府還在努力打擊詐騙及其他金融犯罪。金管局於去年1月發表的諮詢文件建議修訂《銀行業條例》,允許銀行之間共享客戶帳戶資訊,以預防或偵測犯罪。曾國衞表示,這一修訂將明確規定銀行在合理懷疑個人帳戶可能涉及詐騙、洗黑錢或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時,方可共享個人帳戶資訊。

在此背景下,選委界的簡慧敏提出質詢,關注近期大學生成為詐騙案受害人的問題,並探討香港是否應考慮實施共同責任架構,讓金融機構、電訊商和媒體共同承擔欺詐責任。財經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回應稱,現行制度已經有類似的措施,確保客戶在未經授權的交易中不會承擔損失。

下載CTgoodjobs App 📲
隨時隨地查看職位空缺、獲取職場新聞以及工作邀請。
立即下載
Looking for jobs?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Please read and confirm your agreement to our Privacy Policy and Terms and Conditions before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Read and Agreed